软件星级:3分
2、谜题的设定复杂而又多样,巧妙的设定使得谜题的相似性和同质性变得极少。
3、被黑暗所掩藏的线索藏匿于关卡之中,使用几个基本的移动键到达那些危险地带。
4、丰富多样的谜题设定,一段段谜题背后所呈现的引人深思的剧情,大量意外的存在。
5、充满艺术个格调的暗黑风解谜场景设定,一些奇特的异世界生物以及众多富有冲击感的画面。
6、独特的光影效果运用,光和暗的表现非常的突出,配合独特的音乐压抑的氛围满满。
要说《Inside》,就不能不提《地狱边境》,二者乍一看非常相似,但《Inside》给人的压抑感少了许多。至少在这个世界里,我们能看见很多的活人(尽管大部分都是敌人)以及狗和牲畜,说实话,当我看见第一个敌人的时候甚至非常开心,因为我明白,即便《Inside》再晦涩,这也是一个发生在现实世界中的故事。
1、游戏世界并不是很压抑
光影、画质、操作等等老生常谈的东西本篇不会着墨太多,因为《Inside》在这几方面虽然不错,但确实谈不上顶尖,如果硬要说《Inside》能从制作技术上让人感到“IGN 10分”,那大抵也是心理作用罢了。
其实《Inside》在某些方面更像是《风之旅人》,或许很多人在刚刚接触《风之旅人》的时候都会疑惑:“控制一个带着长围巾的主角,遍地乱跑满天乱飞,这游戏有什么意思?”然而当你一旦进入那个世界,你会从脑海里感受到很多深层次的东西,这是无数细节结合的成果,是单纯用技术不能传递的境界——说的有点玄了,但《Inside》确实是一款无比精致的作品,这精致不是体现在分辨率上,而是体现在只可意会的情感共鸣上。
2、那么接下来,咱们就谈谈最重要的东西:剧情。
首先要声明,接下来的内容会涉及到很多剧透,我会尽量透的保守一些,但如果你想获得100%的游戏新鲜度,那么还请玩完游戏后再来看吧。
与《地狱边境》的“寻找”不同,《Inside》讲述了一个(疑似)逃亡的故事。本作主人公是一名极其弱鸡的红衣小男孩,不要说那些身强力壮的黑衣男,就是随便被什么东西搞搞也会一命归西,这也奠定了本作的基调:在脆弱中求生,揭开真相。
贯穿《Inside》的核心元素只有一个,那就是“控制”,游戏中有许多行尸走肉一般的人物,你可以通过一顶顶如安全帽般的控制器控制他们,当没有指令接收时,他们就如断电一般在原地待命。除了这种显而易见的控制器之外,其他的控制也比比皆是,例如负责监视的大型机器人、从猪屁屁里拔出来的能操纵意志的寄生虫、用于隔离的大水箱等,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极权主义、高度约束的社会。
3、你可以通过这顶帽子控制深渊游民
但凡是看过乔治·奥威尔小说的人想必都很难不把《Inside》和《1984》联系起来,在高度集权的统治下,所有人都如活尸一般为服务控制者而存在,游戏中的小男孩则正如《1984》的男主角温斯顿一样,是底层社会少数几名拥有自由意志的人物,与之不同的是,温斯顿最终在折磨下臣服于老大哥的威严,而我们的小男孩则最终把他的“同胞”解救了出来。
看到这个场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《1984》
然后你看了看攻略,会发现我以上说的大部分都是错的。
其实讲真,就算各位看完了流程攻略,了解了隐藏结局和各种彩蛋,也不一定就能搞明白这游戏讲了些什么。如果你是一路向前跑酷通关,那么最终你的理解可能跟我以上写的差不太多。如果你已经知道了隐藏结局,并对其做出了联想,那么一切可能都会被推翻……因为剧透的太露骨。
正如开篇所述,《Inside》的光影、画质可能算不上出彩,但是场景设计与配乐却是让人印象深刻,黑色的玉米地、漂浮在空中的水泊、屋下的森林、幽深的海底、远处令人感到心安的恬静平原以及隐藏在迷雾中的震荡波,每一处都能带给我们不同的震撼,优秀的BGM更是适时的将游戏步调托起一个又一个的小高潮,从视听表现来看,《Inside》无愧于那些如潮般的好评。
2、其次在操作上,inside相比limbo个人感觉是简单了不少,没有limbo到后面的关卡中那些需要对时机严格把控的操作,也limbo死的那么血腥暴力,这对于我这种手残党来说无疑是友好了很多。
3、但是虽然操作简单了,inside的谜题却变的比limbo更加耐人寻味,操作更加多样,并且剧情上比limbo要更加鲜明。丰富多样的场景以及周围人物也能给游戏提供了很好的代入感,一直引导者玩家去继续探索下去。这游戏我玩起来是根本停不下来。
4、总的来说,inside这款游戏是非常值得入手正版来玩一下的,这款游戏是IGN满分的神作,也是我第一个玩的IGN满分游戏,IGN是不可能平白无故的给出满分的,所以游戏质量不用怀疑,只要你玩了,相信你一定会喜欢上这款游戏的。
INSIDE肉球结局:
我在看完这个游戏之后,我最疑惑的就是这场“肉球逃离实验”的目的是什么,假如仅仅只是实验这个肉球的智能的话,是否过于大费周章?
在隐藏结局里,boy发现一个人坐在电脑前控制他,但是那个人又是被控制的。真正的幕后黑手并没有出现。
说说具体
游戏的场景是从农村—城市—到实验室
那么住在这三个地方的人社会阶层也是不一样的,农村的平民和城市的中产阶级里的人几乎消失不见,农村和城市荒废。(那些低头族并不能肯定来自于农村和城市)
有人得出的结论是上流社会控制底层人民充当廉价劳动力,我可以告诉你不是这样的,那么我这么说的依据是什么呢?
一:实验室的人是要吃饭的,假如实验室的人把所有人都搞成“低头族”,那谁来种地?假如实验室内部让一些人去种地、搞安保和运输,那么把底层人民搞成低头族的意义在哪里?
二:矿井和基础设施全部荒废,假如实验室需要的是廉价劳动力,那么为什么这片地方呈现出一种被毁灭过的状态?而不是欣欣向荣呢?(参照特色*)
三:文明高度发达的前提必然是劳动力解放,把大部分人弄成无意识的劳动力等于倒退。
我的结论是,低头族是纯粹用来实验的。论社会地位甚至比不上底层人民,是纯粹小白鼠。
游戏里大量的低头族被火车和地铁运走,而他们的去向游戏里没有给出别的解释。游戏里有几个数字出现,2这个数字出现在声波武器里boy拉的门板上,3出现在水鬼那一关,4出现在肉球那一关。至于1这个数字,我没有发现。我想应该是潜艇那一关,因为那是第一个被水淹没并出现水鬼的实验室。而肉球从实验室逃离时,身后的数字分别出现了5—6—9。
以上线索证明实验应该仍然在进行当中,1号实验失败导致实验室被淹没和水鬼出现,2号实验声波武器意义不明,3号实验水鬼给boy植入水下呼吸系统(不排除3号也失败),4号应该就是肉球boy融合
那么4号实验到底有什么意义?我有几个猜测
一种可能是肉球属于人工智能产物,集合无数人的智慧,低头族的中枢管理者,肉球产生智慧之后操纵boy带自己逃离。实验室利用这一点,测试肉球有没有智慧和自我意识。
矛盾的是游戏的全程boy都被摄像头监控,而肉球在逃出实验室后倒在沙滩上,证明boy的控制权是在实验室手里的,既然boy的控制权在实验室手里,那肉球控制boy这个说法就不成立啊!
第二种可能就是实验室是故意把男孩植入进肉球体内,肉球其实本来没有意识,实验室通过肉球吞噬的特点把男孩植入进去来完成对它的控制。
但是这个说法也不太靠得住,游戏里各种对boy的追杀,假如是想植入人的话,直接一点也就行了,为什么要特地安排boy经历种种危机来到实验室进行植入呢?
之前Limbo这个游戏我最信服的剧情解释是,这是一部人类简史。(想看的可以去地狱边境吧精品贴看)
可inside这款游戏我觉得剧情方面有点让我失望,游戏里给了大量的证据和细节,却互相无法形成逻辑,可能是本人理解不够,但我认为仅仅是讽刺思想控制和禁忌实验确实有点LOW了。
我个人对隐藏结局的看法就是制作组对自我意识的一种调侃
插座一拔,你就完了
期待高玩搞明白这个游戏的故事和背后的涵义